基孔肯雅热相对登革热传播速度快在线股票配资,疾控专家回应
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
(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 钟财芬)7月27日,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、生命时报记者在抗疫一线专访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专家何剑峰,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游建文。
图说:7月28日,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正在给基孔肯雅热患者发口服药,讲解用药注意事项。(医院供图)
何剑峰告诉记者,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、通过蚊子(白纹伊蚊)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蚊子叮咬感染者后,病毒会在蚊体内繁殖,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传播病毒。该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、空气或飞沫在人际间传播。
何剑峰称,基孔肯雅热今年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流行。作为一种蚊媒传染病,只要当地有孳生环境,它就能快速传播。当前,我国南方地区正值高温多雨季节,适合白纹伊蚊繁殖。广东居民尤其喜爱在房前屋后、阳台上种植水培植物,也为蚊子孳生提供了适宜环境。再加上与登革热相比,基孔肯雅病毒复制速度快2~3倍,大大加快了蚊子从叮咬感染者到传播病毒的时间。因此,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热较为突出且传播速度更快。
“感染基孔肯雅热后,有三大典型症状。”何剑峰介绍,一是发热,以中低热为主,部分可达高热;二是关节剧痛,手指、脚趾小关节,以及腕关节、踝关节等部位明显疼痛、肿胀,活动时加重;三是皮疹,一般在发热后出现,可遍布躯干、四肢、面部,多为斑丘疹(凸起红斑),触之有痛感,但不像登革热那样易出血。
虽然目前确诊的患者均为轻症,但何剑峰提醒,长期患有代谢性疾病的老人、孕妇等重点人群需特别注意,他建议大众一旦在佛山、广州等地出现相关症状时,要及时就医,切勿拖延。一旦感染基孔肯亚热,病程多在5天左右,没有特效药,治疗主要以对症为主,如发烧按需退热,关节疼痛使用相关缓解药物。
何剑峰认为,蚊子寿命短(约20天),但繁殖力极强,因此打赢这场蚊媒战的关键在于清除蚊子的孳生地。游建文呼吁大家做好以下几点:
1.翻盆倒罐清积水。检查并清理家中、院落、阳台、天台、露台等处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,如花盆托盘、闲置桶罐、废旧轮胎、塑料布褶皱、屋顶排水槽等,确保无积水。储水容器务必加盖。
2.水生植物转土培或勤打理。富贵竹等常见水生植物的容器是蚊子的温床,建议改为土培。若坚持水养,必须每3天彻底换水一次,并仔细刷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,清除附着蚊卵。
3.做好个人防护。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,睡觉使用蚊帐。在公园等户外场所活动时,尽量穿着浅色长袖长裤,尽量少在伊蚊活跃高峰时段外出活动,如日出前1~2小时、日落前后1~2小时。切勿在树荫、草丛、积水等潮湿环境长时间逗留。暴露皮肤或衣物(袖口、裤脚、衣领)可使用含避蚊胺(DEET)或派卡瑞丁(Picaridin)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。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